文化的肌肤:媒介环境学三代人的对话
2020-07-05 11:18:03
  • 0
  • 0
  • 13

作者:何道宽   来源:进观传媒

编者按:蒙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何道宽教授垂青,不嫌小号浅陋,愿在此刊发其为最新一批译著撰写的序跋,深感荣幸!道宽兄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无人不知的学术大咖,其退而不休,笔耕不辍,近三十年来翻译引进一大批以媒介环境学为主要领域的传播学经典著作。这些经典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及业界的国际视野,引领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与世界接轨,道宽教授可谓功德无量!

从去年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袂陆续推出由何道宽教授翻译的《媒介环境学译丛》第一辑。至本月初,全辑五本译著已全部出版,最后一本是被视为波斯曼《娱乐至死》姊妹篇的《震惊至死》(由波斯曼的高足兰斯·斯特拉特完成)。现分五次刊发这五本译著的序跋,今天是第一本:《文化的肌肤 / 半个世纪的技术变革和文化变迁》。下次是《震惊至死》。需要说明的是《文化的肌肤》是原作者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六七万字后的全新版本,于去年3月才完成。

《媒介环境学译丛》五本全部出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9年11月9日,何道宽教授在”媒介环境学前沿论坛“上发言(会议提供)

译者前言:媒介环境学三代人的对话
一、何谓“肌肤”?

《文化的肌肤》反复引用麦克卢汉的一个隐喻:文化肌肤。先撷取几例,借用徳克霍夫教授和卡尔扎蒂博士对这个比方的引申,然后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借以说明本书的主题。

徳克霍夫写道:

(1)“在电力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这就是说,通过电力技术,我们每个人都与其他所有人接触,无论我们是否想要接触。

(2)马歇尔·麦克卢汉建议,“把全人类作为我们自己的肌肤穿戴”不久,这可能就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生态心理的一种必然了。

(3)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很美好但常被人遗忘的警语:“在即时通信的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这就是从观察点转向存在点的社会结果。

(4)人类正在第二次改变自己的肌肤,以吸收电子技术的成果;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全球产业,正在渗透一切……正如麦克卢汉所言,自从伴侣号卫星1957年10月绕地球飞行以来,我们的地球变成了技术的内容、艺术的材料,因而成了一个可编程的系统。

(5)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在电力时代,我们把全人类当作衣服穿戴。”这句话很精彩。肌肤作为交流工具并非保护工具,完全讲得通。

卡尔扎蒂评注说:

(1)每一章破题时,徳克霍夫教授都直指问题的核心,以多重闪光的洞见起步。实际上,这样的洞见构成全书的思想气质,构成他反思人与技术(和技术与人)关系时思想上身披的肌肤。

(2)徳克霍夫教授提出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新一版的《文化的肌肤》时,我就觉得,我们的讨论完成了一个周期,可以白纸黑字落地了。而且,我的博士论文聚焦于中外学者书写的中国旅行,我还在香港城市大学做过一年的博士后,研究的重心是社交媒体上自述式和自呈式(self-representation)的书写习惯,所以我信心满满地说,我可以为本书的修读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3)创生于1989年的《文化的肌肤》富有深远的视野,预见到以后三十年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发展,预见到“万网之网”的互联网地位的巩固。换言之,德克勒克教授三十年前《文化的肌肤》大量的反思今天仍然适用。

我作为译者的理解是:

麦克卢汉笔下的肌肤寓指人类创造的技术和文化。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是:泛媒介论。要言之,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是技术(最早的技术就有口语),一切技术都生成一种环境,宛若人的肌肤,成为人与世界的中介即媒介。质言之,在媒介环境学者笔下,技术、环境、媒介、文化几乎就是等值词。兹引麦克卢汉的两句话予以证明:麦克卢汉说,“一切技术都是媒介,一切媒介都是我们自己的外化和延伸。”他又说,“每一种技术都创造一种环境。”

《文化的肌肤》封面(辜晓进 摄)

二、题解

本书英文名The New Skin of Culture,殊难理解。中译本第一版用心良苦,加了一个副标题,以便使书名通俗易懂:《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收入“计算机文化译丛”。这个译名容易读懂,却有两点不足:“克隆”用词不妥,此其一;“计算机文化”难以涵盖该书驳杂的内容,此其二。

受中文本第一版启发,我建议原作者加上一个副标题:A Half-century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徳克霍夫欣然接受,得名《文化的肌肤:半个世纪的技术变革和文化变迁》。于是,我们这个中译本第二版就一目了然、通俗易懂了。我建议的用意是:

(1)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理论是泛媒介论,技术史、媒介史、传播史、文化史关系紧密、多有交叠,从技术变革和文化变迁去考察半个世纪的社会史,纲举目张。

(2)该书扫描了人类数千年的技术史和文化史,但重点仅限于20世纪中叶迄今的技术文化变革,副标题点明这个时间段。

(3)该书是大跨度的跨学科著作,并不囿于广播电视文化和计算机文化,涵盖了技术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且具有未来学的前瞻眼光,涉足最新的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神经网络、共生自主系统、数字技术、数字孪生体、心理技术、技术心理、3D打印、赛博人、赛博设计。所以,我将其视野拓宽到技术和文化的的整个范围。

三、纵横驰骋,目光前瞻

徳克霍夫教授横跨文理,得麦克卢汉真传,是当代成就卓著的媒介环境学代表人物之一,初任多伦多大学法语教授,继任“麦克卢汉研究所”第二任所长(1983- 2008)。除媒介理论和传播学外,他横跨技术心理学、心理技术学、神经文化研究、艺术与传播、教育软件等领域。2007年从多伦多大学退休后,转意大利几所高校执教,继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著作十余种,其中一些已被译成十余种语言,要者有《文化的肌肤:半个世纪的技术和文化变迁》《麦克卢汉经理人手册:新思维的新工具》《大脑的结构:技术,心灵与商务》《字母与大脑:写作的偏侧化》等。

徳克霍夫穿透历史,洞悉语言的滥觞和文字的起源,比较东西语言和文字,和麦克卢汉、罗伯特·洛根、沃尔特·翁多有唱和。他前瞻未来,被誉为“媒体预言家”,。

四、三代人的精彩对话

《文化的肌肤》是麦克卢汉、徳克霍夫和卡尔扎蒂的对话,或当面,或隔空,描绘着三代学人尤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者的思想轨迹和学术传承。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伟大的媒介理论家、21世纪人的朋友、徳克霍夫的精神导师;徳克霍夫是麦克卢汉思想圈子的核心人物、麦克卢汉的嫡系传人;斯特凡诺·卡尔扎蒂是徳克霍夫的助手和同事。

《文化的肌肤》征引麦克卢汉的语录十余条,提及麦克卢汉的理论数十处,遍布可见麦克卢汉的思想痕迹。对徳克霍夫而言,麦克卢汉不是恩师、胜似恩师。他在“中文版序”里透露的一则轶事胜过感恩的千言万语:

1968年,我正在撰写论18世纪法国悲剧衰落的博士论文,写了15页,卡住了,就是翻不过那道坎,眼看六年的读博学历可能受挫。于是,我和麦克卢汉谈及这一困境,5分钟以后,情况为之逆转。他说,“我看到你的问题所在,你把悲剧视为艺术形式了。”我说,不是艺术形式,还会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悲剧是希腊人发明的策略,用来克服希腊字母表激起的深刻的社会危机,可称之为身份的探寻。”四个月以后,我440页的博士论文顺利完成了。

2018年起,徳克霍夫在米兰技术大学执教,传授“传播人类学”,卡尔扎蒂博士担任他的助手。是年,徳克霍夫应邀为中国读者撰写《文化的肌肤》第二版,他邀请卡尔扎蒂参与对话。卡尔扎蒂深情投入,贡献良多。在一定意义上,卡尔扎蒂是这个第二版的第二位作者。他学养深厚,视野广阔,评注切中肯綮。

卡尔扎蒂为这个中译本撰写的“导言”给人启迪、穿透力强。兹摘引两段:

一方面,我们在两人代沟的基础上发挥,从两个互补的视角看今天的技术-社会,另一方面,我们增添了对中国及其语言文化的思考,填补了第一版若有所失之处。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既是徳克霍夫教授和我的对话,也是西方和中国的对话。

我的贡献是给徳克霍夫教授加上第二种声音,首先是因为我的数字“原住民”身份,从一开始……其次是我的年轻学者身份,我有志于研究数字技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研究数字技术如何最终受制于语境再用的过程。在这一场跨代、跨文化的对话中,中国读者站位独特,他们不仅仅是积极的读者。希望在我们思想的刺激下,他们不仅仅扮演积极的角色,而且在诠释三角里扮演第三方的角色。

何道宽

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2019年6月27日

《文化的肌肤》目录(部分)(辜晓进 摄)

译者后记

翻译《文化的肌肤:半个世纪的技术变革和文化变迁》,历时半年多,颇多“曲折”,作者和译者都吃尽苦头。2018年夏天版权交割后,我即着手翻译,但作者想要借此机会完成一个全新的第二版。我知道这会给我增添一些麻烦,但为读者计,我又很高兴,求之不得啊。彼时,徳克霍夫教授敦促我先走一步、边译边等。谁知道他竟然动大手术:2019年元旦发来的修订稿章节调整、内容更新、文字大改。旋即,他意犹未尽,继续增写扩编,嘱我放慢速度,再等等他。2019年3月9日,收到他最后的定稿。这个第二版增写了六七万字,容量扩大四分之一。2019年6月9日,他特意为中译本第二版写的序言终于到来。他的中文版序和“作者前言”以及卡尔扎蒂“导言”交相辉映,读之令人兴趣盎然。

德里克·德克霍夫是是麦克卢汉的嫡系传人,《文化的肌肤》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推动下,《文化的肌肤》新版问世了,这个中译本走在其英文版和法文版的前头。我为此而十分欣慰,半年多的辛苦甘之如饴了。

《文化的肌肤》英文版30年前问世,21年前中译本出版,题为《文化的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收入“计算机文化译丛”(河北大学出版社)。2019这个中译本第二版是作者应邀为中国读者特意打造的全新力作,大大超越“计算机文化”的视野。它回顾半个世纪的技术文化发展,揭示和批评最新的人工智能、虚拟空间、神经网络、共生自主系统、数字技术、数字孪生体、心理技术、技术心理、3D打印、赛博人、赛博设计、数据统治、伦理2.0版……展望未来,再次印证作者精湛的媒介理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未来学的才能。

媒介环境学译丛第一辑五种书译事完毕、即将付梓,我希望为新闻传播学的读者推开一扇新的窗户,为跨学科的学者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何道宽

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2019年6月27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